
首届“中国法律实施”高端论坛12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行为法学会主办,论坛围绕“中国法律实施”这一主题,回顾和总结我国法制建设的历史、发展和成就,进一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中国法律实施”问题。图为论坛现场。新华网吉林频道 图 
图为12月10日中国行为法学会会长刘家琛(右一)在首届“中国法律实施”高端论坛现场。新华网吉林频道 图 法学名家聚京谈“法律实施” 我国法律界的法学泰斗、各学科法学名家和知名学者100余人11月10日相聚于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首届“中国法律实施”高端论坛,共同回顾、总结我国法制建设历史、发展和成就,探讨“中国法律实施”问题。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我国现有法律立法已基本完善,但在实践实施上还存在很大问题,中国的法律实施依然任重道远。 据悉,我国现行有效法律已经达到220多部,国务院现行的有效法规多达600余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已如期完成,这些法律法规在促进经济建设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各项权利、确保国家权力正确行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过,当前,我国法律法规在实践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很大问题,特别是在市场法律方面,老百姓感觉到市场的法律和市场的实施差别比较大,或者说立法没有很好得到贯彻实施。 在中国行为法学会会长刘家琛看来,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告形成,法律实施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 他说,在经济建设中,解决国家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构建,明确价值取向、发展方向和根本路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需要法律上的保障,而这些法律上的保障都离不开法律实施。 为此,在法律工作中,“应继续研究完善法律、积极宣传法律、认真学习法律、自觉遵守法律、主动运用法律以及严肃维护法律、正确执行法律。”刘家琛说。>>详细报道 法学家江平:地方政府应减少对市场经济的微观干预 当前,我国法律法规在实践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很大问题,特别是在市场法律方面,老百姓感觉到市场的法律和市场的实施差别比较大,或者说立法没有很好得到贯彻实施。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指出,立法没有得到很好贯彻和实施缘于多方面问题,他说,一方面,政府公权力在市场自由的法律和市场秩序的法律上起到的作用还不协调,政府在市场资源分配、准入方面管得过多,而在市场秩序维护方面则放得过松;另一方面,执法环节上缺乏调动社会力量因素,他认为,很多法律的实施还要依靠市场主体自身、一些社会组织去推动。 江平还表示,我国执法过程中,执法不公、选择性执法的现象依然存在,他特别提到,当前对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执法力度不同,执法力度对于民营企业偏严,而对于国有企业则偏宽松。>>详细报道 “中国法律实施”高端论坛将常态化 法制日报:据介绍,“中国法律实施”高端论坛未来将常态化,每年至少举行一届,将打造成开展法学研究的重要阵地,为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献计献策,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人民网:论坛内容紧紧围绕 “中国法律实施”这一主题,深入研讨各学科、各领域法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和经验,探讨优秀的传统法律文化保障问题以及如何科学地促进法律实施等方面的问题。与会代表就法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与会代表江平、陈光中、张晋藩、康树华、巫昌桢、卓泽渊、付子堂、贾宇等我国著名法学专家、学者在会上做了主题发言,高铭暄、应松年、韩大元等著名学者为大会提供了论文。本次论坛收到近百篇论文,数量多、学术价值高,是中国法律实施的宝贵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