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通过“音频解码器”录下拨号声音,破译银行密码进行转账这样的案子浙江最近连破两起 特工的本事,大家在电影里都见过。某人在电话拨号,特工竖起耳朵在听,他能通过音高音低来辨号。 最新的电话诈骗,无孔不入的骗子借助音频解码器也有了这个本事。当你在电话这头通过网银查询银行卡余额,电话那头的骗子录音后就用音频解码器一一分析,破译密码,开始套现。 宛如电影《窃听风云》的手段,真的在现实中出现了!浙江警方刚刚破了两起类似的案件,一起发生在金华,一起发生在杭州。这类案件非常有迷惑性,外表看,银行卡里的钱就像是无缘无故地“人间蒸发”了。 网上遇到热心供应商,要求绑定双方银行卡合作 24岁的李姑娘刚大学毕业,她和男友小赵准备在杭州创业。他们想做甲醛生意。创业基金不多,也就5万元。 他们“百度”之后,网页上跳出了一个化工企业在卖甲醛。网页看起来很正规,李姑娘拨通了那上面留的电话。 电话那头是一个年轻人的声音:“我们企业你尽管放心,我们不要定金,算是支持你们,也好长期合作。” 通了多次电话之后,李姑娘和男友决定向这个人买45吨甲醛。 男子听了之后提出要将双方银行卡绑定,一是互相信任的标志,二是互相钱款往来比较容易。在绑定银行卡之前,为了保险起见,李姑娘特意去了一趟银行,修改了密码。 发货前,对方想听一下卡里余额 6月20日,对方来了一个电话,说是货全部准备好,只是需要确定一下李姑娘的银行卡账户里是否有这么多钱。 他说:“我用手机和你通话,你用固定电话查询,当语音报到余额的时候,你把手机凑近,让我听一下。我就知道你卡里到底有多少钱了。” 听个声音总不能把钱变走吧? 李姑娘照做了,她一边用手机和对方通话,一边用固定电话输入了卡号和密码进行查询,还用了免提。 对方听完之后说:“没问题,你转账吧,我马上发货。” 警察都觉得离奇:对方都没见过银行卡 那天下午,李姑娘突然接到一条银行短信,说是已经有5万元成功转账。 李姑娘的头一下就大了:我还没转账呢! 她仔细看了账户,就是那个卖甲醛的。 李姑娘赶紧打对方的电话询问,那个男中音一下就变得嚣张起来:“钱就是我拿了,你爱怎么怎么,去报警吧,没人可以查到的!” 李姑娘这才发现自己遇到了骗子。他们向三墩派出所报了案。 三墩派出所所长应国校和民警们听了案情,觉得非常离奇:双方从没见过面,骗子甚至连银行卡都没碰过,怎么就把钱转走了? 钱是怎么转走的?原来骗子“听”走了密码 应所长闭门想了两天两夜,烟抽了一支又一支,他觉得问题的关键点就在于为什么对方要求查余额。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有一位办案民警爱网购,他查出网上有买一种叫“音频解码器”的软件,价值2000余元,据说可以记录和分析不同频率的声音。 有多年办案经验的应所长猛然反应过来:对方会不会通过这个软件记录了李姑娘拨号时的声音,然后分析出了密码?他一把抓起桌上的电话,拨1拨2拨3……仅用耳朵听,声音就是不一样的! 但是,绑定银行卡是怎么回事? 应所长咨询了无数银行工作人员,终于找到了和案情相吻合的解释——银行卡绑定多是用于直系亲属之间,绑定之后,只要有“网上银行密码”就可以从对方的卡里转账。 李姑娘改掉了“卡密码”,但电话查询时输入的银行密码却被骗子记下了。而这个密码与她的网银密码是相同的(多数人都会设成相同的密码)。骗子利用音频解码器,破译了银行密码,再利用网上银行的账户绑定功能转走了她的钱。 随后几天,民警们通过大量排查,又在网上发现对方开了一个专卖柴油的网站。7月24日警方顺藤摸瓜,在福建安溪抓获了1983年出生的犯罪嫌疑人林某。 林某的电脑里,真的就有“音频解码器”这个软件。目前,林某已被刑拘,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本报记者 胡大可 柏建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