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辩护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业界新闻

学校负责人被控诈骗助学金 被告称警方证据造假

时间:2013-12-21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  阅读: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在《新闻纵横》节目中关注了四川德阳的一起案件。被告是德阳联大信息职业技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马援勇,罪名是涉嫌诈骗国家助学金。从案发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年多了。今年3月,案件一审宣判,马援勇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因控方提交的证据有问题,案件被发回重审。9月份案件再次开庭,但是新证据仍然存在问题。

  被告一方经过走访和查找,发现警方调查搜集的证据涉嫌造假。那么,德阳公安会对此事做出怎样的回应?又是如何解释证据再三出现问题的呢?

  今年3月28号,广汉市人民法院对案件作出一审判决。被告马援勇涉嫌诈骗国家给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助学金,被判有期徒刑六年。判决书的大段篇幅都在质疑被告违反国家规定,为非全日制学生申领了国家助学金,判决书还引述被告的解释,认为这是地震后的特殊政策。德阳联大副校长刘守玺说,当年虽然国家有政策只给全日制学生发助学金,但实际执行中,在2010年前并未区分是否是全日制,只要学完课程,就能享受两年三千元的助学金。

  刘守玺:那个时候它没有特别强调要求来区分,把所有课程学完,它就叫全日制,那个时候都是这样的。

  报道播出后,德阳市委宣传部答应协调德阳市教育局、公安局接受采访,解释相关问题。采访时间从下午两点变到三点、四点,记者专程赶到德阳后,对方又不愿出面回应。教育局通过宣传部证实了德阳联大的说法,在2010年4月之前,当地没有区分全日制非全日制学生,只要读完三年的课程,都能享受国家助学金。由此看来,学校为非全日制学生申领助学金并无不妥。法院最终认定被告骗取助学金的依据的是警方提供的274份证据,涉及274个学生,法院认为这些所谓的学生并未报名就读,被学校伪造成了"灵活学制"的非全日制学生,骗取国家助学金30万5480元。

  德阳联大副校长刘守玺:他们查的全都是学生,既没有报名,也没有读书的学生,公安、检察院、法院包括第一次的判决,包括第二次的调查都是针对学校有没有作假这一块。

  判决生效后,辩护律师和德阳联大校方发现证据有问题。校方找到了判决书上提到的学生曾珠、白静等,找到的学生都说自己在德阳联大学习过。上个星期,已经在汕头打工一年多的曾珠为了此事,又回到了老家德阳市中江县。她的毕业证书现在还在学校。曾珠说,几年前确实接到过一次警方打来的电话。

  曾珠:几年了,我就只记得有个警察打过电话。

  记者:他就问你有没有在这个学校读过书?

  曾珠:嗯。

  记者:那你当时跟他说的是读过还是没读过?

  曾珠:读过呀。

  刘守玺副校长告诉记者,274个学生中,他们尽自己所能找到了105个,不管是不是全日制学生,都在德阳联大报名学习过,并非像控方第一次提交法院的证据,国家助学金使用情况调查表中显示的,没有报名、没有学习。因为证据出了问题,案件被发回重审。9月份再次开庭,辩护律师范军说,警方提供了145份证据,最终他找到了90份左右,他认为,这些证据无效,因为警方找学生做询问笔录时,问到的事件主体不是"德阳联大",而是四川联大。范军律师找到了警方做笔录的其中两名学生。

  范军:他仔细一看,他说,范律师是这样的,你问我问的是德阳联大信息学校吧,中江教学点,我确实是报了名的,但公安问我在四川联大读过书没有,我确实没在四川联大读过书。

  昨晚,德阳市公安局通过官方微博表态,"目前,该案已进入法院审理阶段。对于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是否合法、马援勇是否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将依法作出判决。"

  德阳市委宣传部转达,涉及案件的第一批证据被驳回,第二批证据有瑕疵,正在完善,并准备提供第三批证据。那么,既然证据有问题,是什么样的问题?到底有没有伪造证据?哪些人参与了?责任又在谁?这一系列问题,德阳市有关部门都选择了避而不谈。关于此事的最新进展,中国之声将持续关注。(记者 刘黎 刘涛)

相关链接
    无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律师
北京刑事律师赵荔 北京刑事律师赵荔赵荔律师,男,1973年出生,汉族,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
推荐资讯
 夫妻抓娃娃——共同的爱好造就共同的犯罪
夫妻抓娃娃——共同的爱好造
起底华为事件:被猪队友坑了,孟将被引渡到美国坐牢!
起底华为事件:被猪队友坑了
累死律师的魔,不是钱,而是责任心!
累死律师的魔,不是钱,而是
“天价索赔”不等于敲诈勒索
“天价索赔”不等于敲诈勒索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