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辩护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评析

[杂谈]“元芳体”,公共诉求的“拐杖”

时间:2013-06-30  来源:  作者:  阅读:

  “元芳,此事你怎么看?”这是最近微博上盛传一句话,源头来自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狄仁杰经常问副手李元芳。现在,这一口头禅被网友戏称为“元芳体”,不少人纷纷套用此句式,事事皆问元芳,令人捧腹。(10月19日《济南时报》)

  有些网络语言流行不起来,即使短暂的传播和转发也如昙花一现,但“元芳体”却红得厉害,据称几日间“元芳”被询问了250多万次,而且众多的网民还在乐此不疲。在笔者看来,“元芳体”的出现以及承载在“元芳体”之上的“元芳,此事你怎么看?”恰代表公众的一种表达欲望,一种带有公共共识的渴望表达的欲望。

  现实生活中确实充满了许许多多让公众无法理解、无法信任、没有支撑、充满迷惘的现实问题,这些无法“解决”、“没有答案”而网民们内心又想“穷诘”的问题,长期纠结之后必然需要一个渲泄口。

  “元芳体”的出现恰恰承载了公众和网民的上述意愿,而“元芳,此事你怎么看?”又恰恰成了公众想知悉、想表达,又没有合适的“工具”的最合适的“表达工具”——“元芳体”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其迅速走红流行的背后必然有民意的内因,以及公众试图通过“它”来表达一种“东西”的需求。

  在流行于“元芳体”背后的“前缀”中,莫不是网民迷惑的、迷惘的,或不满的、不解的。

  多年来教育部门要改革学生的课业负担,而压给孩子的课业依然沉重,就可以用“元芳体”发问;某报告称,“两成职工5年内从未涨工资”,用“元芳,此事你怎么看?”不仅是一个绝妙的“讽刺”,也是一种民意的诉求;再具体到某某倒塌的办公大楼“没有一根钢筋”、某某城市交通拥挤得厉害……再小到“邻居放鞭炮”都可以形象生动地套之以“元芳体”。

  这些“元芳体”的表达终归是网民和公众的一种“表达”,有无奈、有问诘、有抒情、有“愤懑”……这是“元芳体”走红最值得关注也最有价值的地方。

  “元芳体”并不能解决什么现实问题,“表达”和“喧嚣”之后,或者留下不了什么,也或者会有下一个“××体”替代,但这并不影响“元芳体”的价值,以及对公众部门和公众决策者的警示和触动。“元芳”,或者要继续“忙下去”,或者说过一段时间“元芳”也要赋闲了,然而,在网络时代一个“走红”的“××体”未必都是无厘头和一时的冲动。(毕晓哲)

相关链接
    无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律师
北京刑事律师赵荔 北京刑事律师赵荔赵荔律师,男,1973年出生,汉族,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
推荐资讯
 夫妻抓娃娃——共同的爱好造就共同的犯罪
夫妻抓娃娃——共同的爱好造
起底华为事件:被猪队友坑了,孟将被引渡到美国坐牢!
起底华为事件:被猪队友坑了
累死律师的魔,不是钱,而是责任心!
累死律师的魔,不是钱,而是
“天价索赔”不等于敲诈勒索
“天价索赔”不等于敲诈勒索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